日前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被列為“公共必修課”,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因為就業指導老師缺失、內容與現實脫節等問題,許多大學生對此“不感冒”
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如何指導學生內外兼修、找份好工作,也逐漸成為當今高校的重要任務。為此,我省日前新修訂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大綱》將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列為“公共必修課”。
就業指導課從“選修”變為“必修”,大學生如何看待?日前,記者調查發現,因為就業指導老師缺失、內容與現實脫節等問題,許多大學生對此“不感冒”。
缺實戰
教學內容“一鍋煮”
據了解,目前省內高校開展的就業指導主要分兩種:必修課,主要針對大一、大二學生的職業認知、職業定向、職業生涯規劃;選修課,主要針對大三、大四學生的就業形勢與政策、求職技巧和職業發展。
對就業指導課,高校大學生有三方面訴求:“第一,學的專業能干哪行;第二,怎么能進入這行;第三,在這行里以后的前途怎樣?!比欢@三方面訴求,大學生很難在目前的高校就業指導課上得以滿足。在還沒找到工作的河北大學法學院2009屆畢業生小鄭看來,就業指導課講的應聘技巧“太泛泛”,全校不管什么專業“都用一套路子進行指導,不僅沒有針對性,還嚴重落伍”。
教學方式上的“學院派”、“一鍋煮”,讓大學生對高校就業指導課敬謝不敏。講究應用性、實戰性的就業指導課,為何會變得“學院風”有余、實用性不足?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的教學模式、教材內容與當今人力資源的現實需求相脫節,存在滯后性;另一方面,由缺少實踐經驗的老師講授課程,也正在讓就業指導課失去實際指導作用。
缺師資
教師兼職“空對空”
雖然新大綱提出,各高校可在配備專職教師的同時,“選拔有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但記者調查發現,“實戰經驗”豐富的就業指導老師缺失,仍是制約高校就業指導水平的一大難題。
記者從河北大學、河北理工大學等省內多所高校了解到,目前,就業指導課多由各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組織老師承擔。以河北理工大學為例,除大一新生必修的“職業生涯”課程由各院系組織老師講授,全校選修的“職業技能”課程,則全部由該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授課,講授的內容雖然也有面試、筆試技巧,但更多的是各專業歷年來就業簽約的數據、簽約去向、就業待遇、簽約程序等。
缺經費
難請“成功人士”
“就業指導,最好能由校外專業的人力資源機構、大中型企業的人力主管,針對不同專業提供針對性指導?!贝髮W生的這一需求,目前看來,在我省大多數高校似乎還是奢望。“現在的問題是,高校沒有足夠的經費請知名的人力培訓機構來給學生講課?!?月9日,河北農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韓福明告訴記者,因農大在我省獨特的“壟斷性”專業優勢,??梢哉埖街霓r業企業免費來校講課,但其他綜合類院校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了。
另據記者了解,我省部分重點高校雖然會以講座的形式請“校外成功人士”來指導大學生就業,但多是在校慶、院慶、系慶等“重大節日”,且頻率低、覆蓋面小。
在求職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向身邊成功的師兄、師姐“取經”,在目前,仍是高校大學畢業生獲得就業指導的現實途徑。